产品中心

Product Center

汶川地震地势改变:震中区域水平位移238厘米

发布时间:2023-03-18 1 次浏览

  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(记者吴晶晶)国家测绘局、我国地震局3日联合向全社会发布汶川地震地势改变监测成果。监测显现,汶川地震引起震中区域监测点的水平位移量达238厘米,沉降量到达70厘米,拱起量达30厘米。

  国家测绘局、我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,一起组织施行了“汶川地震地势改变监测与剖析”作业。监测还标明,龙门山断裂带西侧块体向东偏南运动,位移达20至70厘米;东侧块体向西偏北运动,位移达20至238厘米。东侧块体下沉达30至70厘米。陕西南部区域向西北方向运动,最大位移量达4厘米;甘肃陇南区域向东北运动,最大位移量达5厘米。青藏高原珠峰区域的监测点向西偏南运动,水平缓笔直方向位移量均为2至3厘米。

  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说,监测成果显现,汶川地震对灾区地势形成了较大影响,但对灾区以外区域的地势影响不大,灾区规模的测绘基础设施毁损严峻,但灾区以外则影响较小。

  据介绍,本次监测作业利用了全球导航卫星定位、重力丈量等高新技能。监测重点是龙门山断裂带、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等受灾严峻区域及周边区域,鉴于此次地震是因为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爬升,形成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开释的机理,也布置组织了对青藏高原珠峰区域的监测,以获取青藏高原震后运动趋势。

  国家测绘局、我国地震局累计派出了约100个专家技能组对地震周边区域和青藏高原珠峰区域的180个全球导航卫星体系点进行了户外丈量,一起获取了全国规模的28个全球导航卫星体系接连运转站的监测数据;通过比对地震前后的监测数据,通过剖析研讨和专家评定,得出了终究的地势改变剖析定论。

  李维森表明,本次监测剖析作业,是康复灾区测绘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础性作业,监测剖析成果关于研讨我国大陆板块运动趋势、加强地震预报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

template not found:next.php

  • 在线客服
  • 联系电话
    181-1877-6570
  • 二维码

    扫一扫
    加好友